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王朝误打误撞的选择了一个最糟糕的时机。恰恰正是在一八三九年,帕默斯顿办成了一件在欧洲外交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他创建了一个国家。
f法国东北部和荷兰南部沿海地区是一片无险可守的平原,任何控制了这里的敌对势力都会构成对英伦三岛的巨大压力。一八一五年,正是在这片平原上的滑铁卢,威灵顿公爵击败拿破仑,解除了有史以来对英国最大的威胁。自此之后,确保这片土地不落入任何欧洲大陆强权之手便一直是英国的目标。英国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维也纳和会把这片土地划归荷兰的结果是一八三○年革命爆发。一时间,法国、普鲁士、俄罗斯和奥地利各国军队云集,眼看一场大战就要到来。
刚刚出任外相的帕默斯顿清醒的认识到,要想确保这片平原不成为反英势力的跳板,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个国家不仅要独立,而且要中立,而她的中立必须得到欧洲的一致承认。经过整整九年坚持不懈的奔走斡旋连横合纵,在关键时刻几次动用英国主力舰队在英吉利海峡陈兵示威,帕默斯顿终于成为奇迹的创造者。一八三九年,英法普奥俄五大欧洲强国签署了承认比利时独立的公约,并庄严的宣誓公认比利时为永久中立国。未经比利时的请求,缔约国军队不得踏入比利时一步。
f倘若林则徐禁烟是在一八三○年,全力周旋比利时事务的帕默斯顿就很可能无暇东顾,被集中在本土的英国舰队也根本抽不出兵力开赴远东。而一八三九年比利时公约刚刚签署,整个欧洲听到帕默斯顿勋爵的大名都在发抖。在讨论“广州事件”的内阁会议上,外交大臣用拳头锤着桌子咆哮道“这不仅关系到英国商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女王陛下的尊严。”战争的决策就这么定下来了。
比利时公约对于俄奥两家关系不大,乐得做顺水人情;法德却都受到了这片缓冲带的限制;占了大便宜的只有英国一家。帕默斯顿的成功一举奠定了英国“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外交政策,大英帝国的国家利益变成了欧洲的“正义与公理”。一八七○年普法战争期间,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即援引这项公约要求交战双方不得侵犯比利时的中立,俨然是欧洲秩序维护者的派头。一九一四年英国对德宣战同样是援引比利时公约,劳合乔治在演说中公开斥责德国背信弃义入侵比利时是“不折不扣的恶棍”。相比美国当年
f在“上海公报”中全盘接受中国的条件,如今又拿着恶棍的帽子到处乱扣,不能不反衬出不列颠绅士“帝国的手腕”是何等的老辣!
倘若是以帕默斯顿一流的手法,海湾战争之后必然是在优势地位下和萨达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