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功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中外科学家成长的事实都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这可以主宰人生。”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还要求家长积极地配合,与教师一起研究孩子的个性特点,找出原因,与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取得教育孩子协调一致性,配合学校共同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首先,家长要明确教育孩子的责任,明确家庭教育是终生的,学校教育是暂时性的,更要明确儿童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有部分家长总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无论孩子的身心发展或行为习惯培养都应由学校负责,极少甚至从不过问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更有甚者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要知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的言行、态度,都在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家长要明确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必须严爱有度和严爱结合,科学地爱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上,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严厉苛求,对孩子的差错动辄训斥;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
f无理要求百依百顺,无原则地迁就,过分溺爱放纵,这都会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和习惯。要知道爱不能代替教育,严格要求是爱的体现,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有些人过分严格,有些人过分迁就,这两种情况都应当避免。”再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勿只重知识,轻个性行为发展。有部分家长送孩子到学校,只关心孩子所学知识的多少,却从不过问孩子的行为表现,甚至对老师反映孩子的不足之处,从不究其原因,只喜欢老师报“喜”不报“忧”,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我们必须一起努力,加强联系合作,才能够给孩子的身心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好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以后精彩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