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南临黑海,海水比热大,对气温调节作用强,升、降温幅度小。2分解析:索契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其主要原因从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等方面来分析。地形:索契北靠(大高加索)山脉,冬季受来自高纬冷空气的影响小;大气环流: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盛行西风(来自黑海的暖湿气流)影响,相对温暖;海陆位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南临黑海,海水比热大,对气温调节作用强,升、降温幅度小。(2)索契周围的地形尤其陡峭;短时间内降雪量大;相对温和的气候。(答对任意两点给四分)解析:雪崩的原因一般情况有三点:一是降雪量大,二是地势陡峭,三是气温高。根据此思路,结合题目信息即可得出结论。(3)(南临黑海)属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雪)量大(2分)山地海拔较高,气温低,积雪时间长(2分)山脉高大,滑雪道长,利于滑雪(2分)。解析:冬奥会的优势自然条件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降雪量大,二是有坡度适宜的山地。根据题目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索契属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雪)量大;北部山地海拔较高,气温低,积雪时间长,山脉高大,坡度适宜,滑雪道长,利于滑雪。【思路点拨】正确判断索契气候类型及成因、准确解读题目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及熟悉雪崩一般成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地理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C4L1L428(1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通过审议,申遗成功。陆上丝绸之路起于西汉都城长安(东汉延伸至洛阳)。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德国地理学家Ferdi
a
dFreiherrvo
Richthofe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随后被广泛接受。材料二:丝绸之路简图
2
f(1)请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简述图中丝绸之路沿线降水大致趋势和水汽的主要来源。(3分)(2)丝绸之路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主要沿盆地边沿山麓地带行进,分析其原因。(4分)(3)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3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降水变化、“丝绸之路”走向原因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解析】(1)降水大致趋势:西部地中海沿岸降水较多,中部降水少,东部降水多。(1分)水汽的主要来源:西部(新疆以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