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8考研政治各科重点(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2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原理(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5)辩证的否定观;(6)否定之否定规律;(7)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中日关系及和谐社会)(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和形式)(9)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1)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反对均衡论)(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1-12点属“辨证唯物主义”范畴,13-20点属“历史唯物主义”范畴。(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6)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17)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9)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原理(包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0)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原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原理。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阶段优点(1)古代朴素唯物主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是物质的科学是世界观方法论缺点直观猜测,缺乏科学论证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所有的唯物主义是“一元论”哲学,“决定论”哲学和“可知论”哲学。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形式共性主观唯心客观唯心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个性主观精神客观精神代表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我思故我在神、宇宙精神、上帝、绝对理念
唯心主义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是一个,都把精神当作是世界的本原,把物质当作是第二性的,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4运动和静止区别运动静止绝对的相对的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转化一定参照系一定参照系反对的错误观点相对主义诡辩论绝对主义不变论
“静也,动之静也”,“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