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主机:由CPU、存储器与IO接口合在一起构成的处理系统称为主机。2.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3.运算器:计算机中完成运算功能的部件,由ALU和寄存器构成。4.ALU:算术逻辑运算单元,负责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5.外围设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设备。6.数据:编码形式的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作为程序的操作对象。7.指令:是一种经过编码的操作命令,它指定需要进行的操作,支配计算机中的信息传递以及主机与输入
输出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元素。8.透明:在计算机中,从某个角度看不到的特性称该特性是透明的。9.位:计算机中的一个二进制数据代码,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表示单位。10.字:数据运算和存储的单位,其位数取决于具体的计算机。11.字节:衡量数据量以及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1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信息。12.字长:一个数据字中包含的位数,反应了计算机并行计算的能力。一般为8位、16位、32位或64位。13.地址:给主存器中不同的存储位置指定的一个二进制编号。14.存储器:计算机中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分为内存和外存。15.总线:计算机中连接功能单元的公共线路,是一束信号线的集合,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16.硬件:由物理元器件构成的系统,计算机硬件是一个能够执行指令的设备。17.软件:由程序构成的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18.兼容:计算机部件的通用性。19.软件兼容:一个计算机系统上的软件能在另一个计算机系统上运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则称这两个计
算机系统是软件兼容的。20.程序:完成某种功能的指令序列。21.寄存器:是运算器中若干个临时存放数据的部件,由触发器构成,用于存储最频繁使用的数据。22.容量:是衡量容纳信息能力的指标。23.主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件实现,速度较高.成本高且当电源断开时存储器的内容会丢失。24.辅存:一般通过输入输出部件连接到主存储器的外围设备,成本低,存储时间长。25.操作系统:主要的系统软件,控制其它程序的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26.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计算机软件。27.汇编语言:采用文字方式(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大部分指令和机器语言中的指令一一对
应,但不能被计算机的硬件直接识别。28.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计算机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