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5;城镇投资年均增长351,总量连续7年居全省第4位;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8;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87个百分点,达到409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2年281缩小至2009年2611。
一、站在最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高度,科学编制市域发展规划,优化人口、产业、空间发展布局。把握新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构建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
6
f的现代田园城市,着眼于解决“农村发展什么产业、在什么地方发展;农民居住什么环境、在什么地方居住”两大课题,统筹考虑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民富裕所需要的城镇化、工业化,按照“做强主城、膨胀县城、发展集(聚区)镇、建设新村”的思路和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原则,编制完成了《中原城市群新乡都市区及拓展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教育、卫生等各项专项规划。一是着力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以市区为中心,长垣、平原新区为副中心,7个县城为卫星城的城市集群,带动48个建制镇、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一体发展。二是着力形成合理的人口分布。2020年规划期末,市域人口将达到646万人,主城区人口180万,8个县城和平原新区人口210万人,镇区人口13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三是着力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向28个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集中,主城区发展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培育高端文化消费;县城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形成集聚特色鲜明、支柱产业明显的各类特色集聚区。四是着力形成合理的就业结构。依据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力就近就业,逐步实现五分之四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
二、加快主城区现代化步伐,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提升城市承载辐射功能。确立区域经济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科学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实施“3010”民生行动计划(30分钟经济圈、10分钟生活圈、
7
f10分钟生态圈),开展“新城杯”竞赛活动,坚持以交通为导向推进城镇开发建设。一是完善城市功能。投资148亿元,初步构筑了主城区至县城、重点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三个层次共1200公里的现代城镇体系路网框架,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六个县(市)的30分钟经济圈。引进中建七局、太平洋集团等运用BT、BOT等模式,吸引150亿元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9座、在建4座,污水处理能力515万吨,市区、县城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