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及实施情况;
10)工程实体是否进行实测实量,是否按照内控质量标准实施。
11)土建、安装是否进行一体化管理(安装与土建施工内容同检查同要求)
12)工程资料与实体进度是否同步报验,是否存在“先施工、后报验”的情况。
13)分部工程质量预验是否严格把关,结构缺陷在进入装饰阶段是否已消除。
14)工程质量策划与工程施工是否一致,是否推行“样板引路”工作。
15)工程质量典型或共性问题治理、消除、根治情况。
16)项目部是否定期组织质量隐患排查;是否对照单位及行业部门文件提出的质量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
17)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是否进行进场检验。
18)施工图审查、质量安全备案、施工许可等基本建设程
322
f序的情况。
19)未按照施工蓝图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减少工序,私自变更建筑材料。
2、工程实体
1)、土建结构部分
1钢筋保护层、主筋排距控制不到位,柱、梁位移偏差超过±5mm,板、墙位移偏差超过±3mm。
2.模板支架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处,未在纵横向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设扫地杆。
模板支撑顶端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大于500mm(扣件式应为05m;碗扣式应为07m,);可调托撑螺杆外露长度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小于150mm。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无混凝土强度报告;(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跨度≤2m的板,其强度应≥设计强度的50,2跨度≤8m板和跨度≤8m的梁、拱、壳,其强度应≥设计强度的75,悬挑构件及跨度8m的构件,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未独立设置。
预留洞口模板支撑不牢固,洞口位移变形严重。
3砼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不符合设计要求。
422
f4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差,有蜂窝,烂根现象,砼缺陷未修补或修补粗糙。
5窗框未固定在混凝土(预制砼块)上,采用射钉固定。6沉降观测点没有及时设置,或设置不合理,埋置数量不够。7现浇混凝土板面成品保护不到位,踩踏严重。8砼现浇板有裂缝,飘窗板根部存在横向裂缝。9后浇带漏浆严重未及时清理,导致后浇带未断开。10过梁搁置长度不够,不满足规范要求。11构造柱、圈梁留置尺寸及位置不规范。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未拉结。墙长超过5m或2倍层高时,未设置构造柱或构造柱间距过大。墙高超过4m时,墙体未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12土方未分层回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