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高职音乐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
作者:李逢春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5年第12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翻转课堂”的理论来源,以及与高职音乐教育的关系,并从“翻转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地位、学生地位、教学时间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高职音乐“翻转课堂”的特点,最后论证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教师的备课能力是影响“翻转课堂”成效的关键因素。关键词:高职音乐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这两位高中化学教师,他们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运用屏幕捕捉软件,把播放和讲解PPT演示文稿的过程录制下来,再把这些视频上传到网络,以便缺席的学生补课之用。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师白天传授知识,学生晚上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彻底翻转了,构建出“学生白天完成作业,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学习模式。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体地位和角色认定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学课堂成为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知识、复习知识的地方,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而家里则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场所,竟然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一、“翻转课堂”的理论来源以及与高职音乐教育的关系翻转课堂的理论来源有四个:第一,来自于“掌握学习法理论”。针对学生的成绩经常呈正态分布的特点,本杰明布卢姆提出了“绝大多数学生能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的论断,该论断的前提是学生拥有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第二,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该理论源于建构主义,所以带有浓厚的心理学色彩,认为知识的学习可以在拥有必要学习资料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由该理论衍生出了很多教学方法,包括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和随机访取模式等;第三,是“元认知理论”。元认知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威尔提出,它是指个人对自己思维活动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后来逐渐运用到教学领域。在教学领域,它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心理状态和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还包括学生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等;第四,是“三元交互决定论”,也称“自我效能理论”,它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分享而获取知识,把一个人的学习变成了一群人的学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