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1质量的定义1质量的定义质量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需求的能力。2质量的内涵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的特性组成,这些固有的特性是通过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的能力来表征。3固有特性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环境性,产品的美观、耐久等。4质量管理的思想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产品生产之前通过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对主要因素加以重点控制,防患于未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思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顾客的信任和认同,因此,时刻关注顾客的反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明确和隐含需求,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不仅仅从思想观念上重视顾客的需求,还要努力理解顾客的要求,尤其是顾客表达不出来却隐含存在的需求。持续改进的思想:是提高企业质量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只有建立持续改进的管理制度,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等循环活动,才能真正使企业的质量管理纳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才能逐步增强企业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才能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特性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其他:用一切以数据为依据的思想、技术与管理并重的思想、系统控制的思想、标准化管理的思想等5质量管理学科发展的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时间:开始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内容:仅限于对产品质量的检验特点:百分之百的全检验,所提供的质量信度很高。不足:在产品生产完成后进行,是一种事后行为,没有起到事前预防和控制的作用。检验费用高,不经济。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时间:第二次时间大战期间内容: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客服了质量检验阶段检验方法的局限性,通过从母体当中进行抽样检验,来预测母体的质量分布情况标志:20世纪2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发明了控制图。优势:降低检验成本,同时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不足:用一种纯数理的方法去解决质量问题,使得人们一度将质量管理人员同统计分析人员等同起来3)现代质量管理阶段时间:20世纪60年代开始标志:A、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提出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宝姆出版了《全面质量控制》一书B、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发展国际标准化(ISO)是世界范围内致力于实现质量标准化的国际组织质量管理的相关相关知识6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1)生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准时化生产、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企业流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