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议”,首次入律。2“八议”指作八类人犯罪,依法可以享有免刑或减刑的规定。3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43简述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颁布的《解散所有会道门封建迷信组织的布告》的主要内容。答:1解散一切会道门封建迷信组织,不得再举行活动。2会道门首要分子必须向公安部门登记,如与匪特勾结进行破坏活动,必须逮捕严惩。3一般会员如停止参加活动,即不予以追究。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述唐朝《贞观律》的主要变化。答:1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贞观初,确定用加役流作为宽恕死刑的刑罚。为封建立法提供了死罪减刑较现实的办法。2区分两类反逆罪,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唐太宗认为反逆有两类:一是“兴师动众”;一是“恶言犯法”,两者情节轻重不同,处理应有区别。确定“反逆者,祖孙与兄弟缘坐;恶言犯法者,兄弟配流而已。”3确定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以及类推、断罪失出入、死刑三复奏、五复奏等断罪量刑的主要原则。45试述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特点。答:1实行“不干涉原则”,又称“不干涉审理主义”或“当事人进行主义”也可称为“绝对的处分原则”。2特定案件的法院调解制度。①调解事件。一是强制调解事件;二是任意调解案件。②调解日期。调解应于起诉前进行。③调解组织。由调解法官和调解人组成。
11
f④调解方式。不用开庭形式,得不公开。⑤调解结果。不能成立调解,转入诉讼程序;调解成立。3规定琐细,文字晦涩。
一、单项选择题1.夏朝的法制观是(A)A.奉“天”罚罪B.威侮五行C.禹刑D.“昏、墨、贼、杀”2.商朝思想政治范畴的罪名是(B)A.腹非罪B.“乱政”、“疑众”C.“奸党”D.妄言罪3.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C)A.夏B.商C.西周D.春秋4.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典的国家是(A)A.郑B晋C.齐D.楚5.战国时期,提出“刑无等级”法治主张的是(B)A.韩非B.商鞅C.李悝D.吴起6.秦时主张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的是(A)A.李斯B.韩非C.商鞅D.李悝7.《盐铁论》称之为“论心定罪”的司法审判方式指(B)A.文字狱B.春秋决狱C.秋审D.三司推事8.中国古代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是(C)A《九章律》B《傍章》C《泰始律》D.《唐律疏议》9.科举制首创于(A)A.隋B.唐C.元D.清10.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官史选任采取(C)A.任子B.察举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