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方百计增加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增加县域城乡
居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增加县域城镇居
f民收入,要切实抓好城镇居民就业、保证职工工资、强化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为此,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扩大就业渠道;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激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要按时、足额发放干部、职工和教师工资,兑现工资调整工资;加大分配调节力度,关心弱势群体,解决好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城镇中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生活保障问题。
(五)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城镇化可以说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工业化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凡是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工作也走在前面。加快城镇建设,努力推进城镇化。继续抓好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对城镇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设施、环境及其他各种资源要素实施资本化运作。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集中计划、建设等部门用于小城镇建设的各项资金。加强县级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块状经济发展,形成工业产业集聚效应。
(六)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牢固树立抓县域经济主要就是抓民营经济的观念,充分调动民资,集中民智,
f激发民力,凝聚民心,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降低门槛,放开
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法律明
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对民营企业放开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
外资开放领域,自主选择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七)营造良好县域投资环境,创造发展条件投资环
境是一个地方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
综合体现,是吸引投资,汇集人才的关键。为此,要积极优
化投资软硬环境,为资本、人才、项目进入县域投资创造良
好的保障机制。
(八)提高县域对外开放水平。对外开放是永恒的主题。
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县域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
世界,要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的扶持,积
极发展加工贸易,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
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扩大招商引
资是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要紧紧把握
当前国内外资本流动的趋势,创新招商理念,拓展招商空间,
扩大招商规模,提高招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