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上册
高杰
【实验课题】声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目的和要求】认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仪器和器材】音叉(附共鸣箱),音叉槌,支架(吊着一个轻质小球)。【实验方法】实验一:声是怎样产生用音叉槌轻击音叉,音叉就会发出轻微的声音。用音叉跟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接触,小球就会被音叉弹开(图1.54-1),表明叉股在振动。用手指轻轻接触发声的音叉,可以直接感觉它的振动。如果捏紧音叉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实验二:声音怎样传播的将音叉从共鸣箱上取下,用木、铁、铜、玻璃或其他物质做成长约30-50厘米、直径与音叉手柄直径相同的杆,插在共鸣箱上。把敲击后的音叉手柄放在杆上(图1.54-2),共鸣箱发出同频率的声响。说明声音可以通过这些固体传播。把装满水的量筒放在共鸣箱上,在音叉柄上套上一个直径比量筒小1-2厘米的软木塞,把敲击后的音叉柄放入量筒的水里(使塞子浸没1-2厘米)如图1.54-3所示。共鸣箱也会发出同频率的声响,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水传播。【注意事项】1.敲击音叉必须使用橡皮音叉槌,不能使用其他硬物撞击,以防击伤音叉表面。2.音叉十分硬脆,使用中要防止重击、跌落,以免断裂。3.用完音叉,表面要涂油或凡士林防锈,放置干燥处保存。并注意防止受压变形。4.插入与取下音叉时应避免摇动,防止共鸣箱插孔变形
【实验课题】声音的特性
f【目的和要求】了解音调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和响度大小与声源振幅的关系。【仪器和器材】发音齿轮(齿数为40、50、60、80),转台,硬纸片,音叉(附共鸣箱),音叉槌,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实验方法】1.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把发音齿轮固定在转台上,摇动转台,使齿轮匀速转动。再拿一块硬纸片接触其中一个齿轮的锯齿,如图1.55-1所示。纸片就振动起来,发出声音。改变转台的转速,可以听到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也随着改变。转速越大,音调越高。保持齿轮的转速不变,用硬纸片接触不同的齿轮,纸片就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齿轮的齿数越多,硬纸片和它接触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实验表明:声音的音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将音叉插在共鸣箱上,将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贴近音叉的一叉股。用音叉槌轻敲一下音叉,小球被推开的幅度不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小;重敲一下音叉,小球被推开的幅度增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