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求,精炼锡的出口也在逐年下降,从2003年的313万吨降至2008年的132万吨,表明我国锡的需求逐年递增。6.钨钼锑等大量供应全球消费2003年我国钨产量702万吨,消费量17万吨;2008年钨产量84万吨,消费量26万吨。六年间我国钨累计生产537万吨,累计消费不足15万吨,我国生产的钨大多用于出口。2003年我国钼精矿产量716万吨,钼消费量157万吨;2008年钼精矿产量181万吨,钼消费量437万吨。六年间我国钼精矿累计生产6731万吨,累计钼消费不足20万吨,我国生产的钼矿大多用于出口。2003年我国精炼锑产量1232万吨,2008年精炼锑产量1836万吨。六年间我国精炼锑累计生产8574万吨,累计消费估计35万吨左右,我国生产的锑矿大多用于出口。我国的钨钼锑等矿产的生产不仅供应了国内的消费,而且大量出口。五、主要认识与结论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保障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相对不足,地质工作程度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1.基本认识一:高涨的矿产品需求将趋缓,但矿产品需求
f的基本面并未出现根本性改变,仍将维持一段时期,但需求增幅将减缓,仍将继续承担拉动全球矿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的作用,有色金属旺盛的需求态势还将持续一段时期。从中长期发展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未变,影响矿产品需求的基本因素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较为旺盛的需求仍将持续一段时期。(1)经济仍将维持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在连续五年维持两位数增长速度以后,未来一段时期将维持在8左右增速的可能性很大,这样的发展速度,仍然需要更多的能源和矿物原材料,包括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2)城镇化发展势头不可逆转。每年1个百分点增长城市化率,仍然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更高的建筑,更宽的道路。(3)工业化进程继续推进。在新型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大量现代的仪器设备;特别是重工业快速发展,仍然需要更多的矿产资源。(4)产业结构将不断调整。作为“世界加工厂”的基本现状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需要更多的原材料,而“中国制造”的成品将源源不断供应给全世界,中国在矿产品需求和消费方面实际上充当“二传手”的作用。(5)消费结构升级。从“吃、穿、用”到满足全面小康社会需求的“住、行”转变将加快进程,住房、汽车等正逐渐成为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主线和热点。
f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对铜、铝等有色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