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论隐藏的陷阱
“普世价值”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概念,在多重学术外衣层层包裹之下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话语霸权和政治诉求。不认清“普世价值”论的实质,必然会落入陷阱而不自知。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一些神学家、伦理学家把某种普遍接受或广泛认同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称为“普遍伦理”(U
iversalEthics)。不久“普世”被引入哲学领域,形成“普世价值”概念,后被泛化到政治学、法学等学科。西方知识界起初对“普世价值”的理解是一种底线价值,是指为大多数人认同的共识价值。但随后,这一概念被西方右翼学者、资产阶级政要赋予了政治使命,改变了原来的学术内涵,成为美国等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的意识形态工具。早在20世纪末,美国政治与外交智库的代表人物塞缪尔亨廷顿就主张用西方的“普世文明”、“普世主义”对付非西方的文明和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他提出: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然而“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义,对非西方人来说就是帝国主义”。他还说:“20世纪末,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于为西方对其他社会的文化统治和那些社会模仿西方的实践和体制的需要作辩护。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到了21世纪初,美国政府把“普世价值”作为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新攻势、新概念。2010年5月27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明确指出美国的持久利益有四项,其中的第三项是“在国内和全世界尊重
f普世价值”。这份报告还明确指出:美国坚信“普世价值”,并致力于在世界范围推广。报告还详尽阐述了推进“普世价值”要采取的战略措施,比如认可非民主国家的一切和平民主运动的合法性、为“普世价值”推广者建立一个更广泛的联盟等。美国政治家和美国政府宣扬的“普世价值”,反映的是美国的价值观,目的是消解同美国利益不一致的国家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防线,特别是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宪政等价值观贴上“普世”标签后,就意味着非西方国家不能拒绝,否则就是自外于人类“普世文明”的“地球上的异类”。其目的是诱使社会主义国家陷入两难选择:要么被冠以反“普世价值”的污名,使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失去话语基础和精神支柱;要么乖乖地归顺西方,接受西方价值观念的改造,放弃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成为西方的附庸。历史上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就是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