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长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经济的快速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贡献低。最终消费占GDlP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的62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也有很大幅度的下滑。经济增长依赖资源高投入来实现,增长方式粗放特征突出。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城市缺乏强势产业和特色,热衷人为造市。不少城市政府不是考虑用产业带动城市发展,而是改变行政区划来聚集城市人口。在城市的定位上,不顾自身资源和区位特点盲目模仿其它城市产业发展使城市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分工,产业成长空间小,难以做大做强。
23城市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负担重,年龄结构老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从业者的人力资本状况难以支撑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要求。城市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水平不高,流动人口中大部分是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的,一般为中学毕业或辍学,甚至有文盲、半文盲。全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初级工占比高,高级工占比甚小。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其产业工人40的比例相差甚远。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每年需要安排2400万人就业,经济增长每年提供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劳动力年度供求缺口为1200万人。养老问题也是城市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预计到2014年老年人口将达2亿,2026年将达3亿,2040年超过4亿。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滞后的情况下,如何养老我们还没准备好。
24科技支撑城市发展的能力不足
我国城市发展中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自主品牌创新能力都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不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资源依赖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5,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有万分之三,6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出口商品的90是贴牌产品。科技力量不足成为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障碍。同时城市规划缺乏技术含量。规划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质量不高,长官意志明显,对城市和子孙缺乏责任,把城市规划当成彰显政绩的手段,使规划对城市建设失去指导作用。25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增大,城乡差距突出,社会保障缺乏,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市场化,在这一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贫富差距的背后隐藏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