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考研经验r
我在考前经常在论坛里转,吸收了无数前辈和师兄的经验,当时想自己要是能考上,一定写份考经来回馈论坛。可是一考完,就不想写了,一方面乱七八糟事多,一方面的确很懒,所以今天补上,大家批判着看。r
专业课:我是跨专业的,本科学的计算机,所以考前很担心专业课,以至于迫不得已报了一个新祥旭考研机构的专业课辅导课程,不过付出最终还是有回报,专业课是我认为考的最好的一科,还是要很感谢新祥旭给我安排的师姐。我刚开始想考经院,后来感觉汇丰无论是在课程设计,办学模式还是在培养目标,我都非常喜欢,所以改考汇丰。所以一开始看的是张元鹏的中微,张延的讲义,因为是跨专业,没有一点经济学基础,所以一上来直接中级感觉比较吃力,不过当时处于一种亢奋状态,所以一咬牙坚持看完了,而且把其中的内容分别摘抄了下来到两个本子上,厚厚的,花了不少功夫。不过对于跨专业的入门书可以看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或者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本),这两本入门书很不错,而且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r
后来改考汇丰后,看了范里安的微观,前面看完了张元鹏的中微再看范里安的就轻松多了,两本书的风格不同,但是都是大同小异,所以相同部分看得很快,并且将与张元鹏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多出的新知识点(比如什么利润最大化强弱定理)又都整理到本子上,是基于张元鹏的范里安补充笔记,第一遍很快就结束了。r
然后进行范里安第二遍。这时把范的课后习题给做了,虽然简单,但是还是一题一题的将答案写到本子上。而且这时我同时在做交大出的一本范里安的配套的习题册,里面很注重数学,根汇丰风格不像,而且错误重重,很多答案都是错的,如果不能识别,可能有误导作用,但是还有少数题目很经典的。所以这本大家不看也罢,当时有个研友有两本,一本第二版,一本第三版,所以她就把第二版给我了,我就把它做了。要是不用这本配套习题,可以买那本翻译过来的,也是配套的,听说题比较基础,但是用来巩固课本知识点很好,我没用过,大家可以买来试试。大概花了一个多月一遍又结束了。r
然后目标是十八讲,一看到十八讲就爱不释手,特别是后面的习题,很经典,我直接看十八讲然后做的,不过现在看来,这时看尼克而森的那本书应该不错,然后对照着做十八讲的习题,尼克尔森这本书非常喜欢,条理清晰,而且深入浅出,不像十八讲定理的证明都是用很多看不懂的符号,特别是那个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证明(包含生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