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与食疗保健
河南中医学院侯士良
“民以食为天,食以养为贵”,人和生物一样,都离不开食物营养。然而,唯有人类的饮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发展,内容丰富多彩,多种多样,逐渐形成了内涵深厚的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是两千年前《汉书郦食其传》所载,从古说到今,是说让人民有饭吃是天大的事,若让人民饿肚子,则国将不国,王将不王。民众则以有饭吃为自己关天的头等大事。人民把粮食当作生存的最根本条件。的确,在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之中,没有什么比饮食更为重要、更令人关注的事。我国传统的饮食养生文化并非只为求口腹之乐、王盘珍馐、色、味之感官快感,而主要在于实实在在的养生健身和长寿价值。相信普及这些饮食养生文化,将这些饮食养生原则和方法推向社会,对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构建和谐幸福美满生活,将是十分有益的。
一、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生命的必须,健康的保证
1、吃、吃什么?怎么吃?吃是生物的本能,生来俱有,不学就会。然而,吃什么?怎么吃?确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深入研究。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长寿,就不那么容易了。可供人类食用的食物很多,《神农本草经》中列了95种,经历代搜索、扩大,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有391种,王孟
1
f英《随息居饮食谱》则增到404种。这些食物主要包括谷米、蔬菜、瓜果、肉食、饮料和调味品。种类繁多的食物呈现在人们面前,就产生了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不过,我们的祖先早已对此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核心观点是:保证健康必先注意营养,均衡营养应讲究食物搭配。①中国食养五字诀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素问脏气法时论》。()”其中五谷能够补养“五脏之真气”;五果能佐助五谷,使营养平衡,“以养民生”;五畜能增进健康,弥补素食中蛋白质和脂肪不足,“生鲜制美”;五菜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而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疏通壅滞”《内经》中这一膳食营养的指导原则至。今仍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饮食养生“五字诀”(图片:黄帝内经)。中医认为食物有四性五味。五性,即寒、凉、温、热、平性;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味。四性五味的作用不同,所含成分也不同。人们因而就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食物搭配方法,即五谷为养,五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