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短歌行》教学设计
洛阳市李金霞老师◆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语文版第四册,《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学习它对中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
◆教材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曹操基本情况;2、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3、背诵本诗。【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材重难点
f【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朗读诗歌,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曹操和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读者刻画出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就如电
视剧主题曲所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我想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曹操?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简介作者、作品
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和重要诗人。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2、写作背景: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
f2、听示范朗诵带,指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语气。指导学生从朗读上体会诗歌的基调(慷慨激昂)3、指名读,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把握朗读时的情感。4、最能概括这首诗的字是哪一个字?忧。那作者忧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读的过程中把握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