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水面舰艇技术水平
日本《世界舰船》月刊特聘军事专家多田智彦就对中国海军所取得的成就表达钦佩,并对解放军现役水面战斗舰艇的主要装备开发脉络和技术水平做了一番审视。
雷达水面战斗舰艇的核心传感器——搜索雷达的三维化是西方海军的发展趋势,中国海军也没有落下。人民海军仅有的一艘051B型驱逐舰“深圳”号就装备有中国最早的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381型,它以美国海军上世纪60年代装备在驱逐舰上的SPS39雷达为基础,采用同样的频率扫描方式探测目标的三坐标——方位、距离与高度。中国其后开发的382型则是在俄制MR710“军舰鸟”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基础上改进研发而来,雷达天线是由双面阵背靠背倾斜安装组成。382型雷达同样采取频率扫描方式工作,目前装备于052B型、051C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和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上。上述三维对空搜索雷达都是旋转式雷达,而西方海军的发展主流是固定式相控阵雷达,中国海军也在急起直追。此类雷达的天线是固定状态,采用电子扫描相控阵方式探测目标,并具备目标追踪和武器控制集于一身的功能。该雷达最
f早出现于1983年,当时作为“宙斯盾”系统核心部分的SPY1A雷达装备在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号(CG47)导弹巡洋舰上,此后日本和欧洲海军相继开发出一些主动式或被动式相控阵雷达,而中国海军则拿出实用型的346型主动相控阵雷达,后者性能与“宙斯盾”系统雷达相当,目前装备在052C型驱逐舰(4艘,2004~2013年服役,另两艘在建造中)上。目前,中国海军发展出比346型功率更大,性能更强的346A型多功能雷达,计划装备到10艘舰艇上,2014年3月服役的第一艘052D型驱逐舰“昆明”号就部署了346A型雷达。中国海军还计划在满载排水量达12万吨的055型超级驱逐舰上安装更大功率的相控阵雷达。不过,尽管这些雷达在外形上与美国海军的SPY1系列类似,有“中华神盾”之称,但其各功能单元的性能和实际运用效果尚不明确,作为武器系统来使用时,可能不像“宙斯盾”那么成熟。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军的053H2G型、053H3型护卫舰以及051型驱逐舰装备有由四组八木天线构成的517H、517H1、517A型二维对空搜索雷达,它们以苏联陆基P8“刀架”雷达为基础开发而成,现在还被部署在最新的052C、052D型驱逐舰上,中国海军看来对这种西方看不上的八木天线雷达有着独特的运用思路。在控制舰炮和舰空导弹的火控雷达方面,人民海军最早使用的是苏联、法国和意大利的产品,此后又对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