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卷
(满分120分,90分钟完成。第一部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二部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7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写在答题卡上)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不断解体。以下选项中能够直接反映这一
观点的是:
A、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B、继昌隆缫丝厂等企业的创办
C、近代军事工业的兴办
D、上海取代广州成为贸易中心
2、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流域,1861年,他们可以前往贸易的最远的一
处通商口岸是:
A、南京
B、汉口
C、沙市D、重庆
3、“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各项中与这一主张最相近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变者,古今之公理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某同学在进行历史课题研究时,查阅了下图所示的
著作。下列选项
中,最有可能符合该同学研究主题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19世纪末的一部译著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以至
于许多人以书中的词汇“物竞”、“天择”、“竞存”给自己的孩子起名。根据你的判断,这部
译著的作者当是:
A、魏源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6、“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
据点,取而代之的事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上引文中的现象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B、甲午战争之后
C、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D、日俄战争之后
7、“是中国自由之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
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蔡元培作此挽联悼念的伟人当是:
A、宋教仁B、鲁迅
C、孙中山D、陈独秀
8、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
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样的情景最早应当出现
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9、宋庆龄曾回忆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
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所说的“国际局势”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巴黎和会召开
C、华盛顿会议召开
D、十月革命胜利
10、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新政府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20、75、
f80等十四个级别,增加了国家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