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王堂小学师德建设专题研究工作总结
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眼下学校教师有一种浮躁的心态。浮躁实际上是一种对科学、对社会、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这种心态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必然不“真”,表现在教学上,必然不“实”,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就会贻害社会,因而也谈不上“善”。在教师职业中,这种心态主要有十种具体表现:1.头重脚轻,满足一知半解;2.华而不实,耽于夸夸其谈;3.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4.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5.好大喜功,不愿踏实积累;6.脱离实际,乐于坐而论道;7.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8.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9.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10、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
f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风都是必要的。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教师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努力做到“五个和谐”。一是与学生和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最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而不只是其中一个或几个。教师要与全班学生和谐,难离一个“爱”字。在一个班级中,难免有“后进生”、“捣蛋鬼”,与全体学生和谐的秘诀,就是用放大镜找出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优点。只有教师平时耐心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出他们的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