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迎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12期
摘要:按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本文从准则对于该方法的规定出发,对其应用的会计处理、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一些弊端等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该方法适用的条件。
关键词: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理论基础就是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的具体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会计处理上的具体运用体现在,当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造成存货成本不可收回,对于不可收回部分,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防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从而出现虚亏资产的现象。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各自含义
1成本
这里所讲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即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如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计算的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简化核算方法(如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则成本为调整后的实际成本。存货取得时应以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入账,存货取得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对存货确认的标准,一是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存货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其实质是规定了存货必须是资产这一原则,从而既保证了存货定义在理论上的完整性,又符合我国会计人员的习惯,增强了准则的可操作性。
2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以及小时所必需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在预计可变现净值时,还应当考虑持有存货的其他因素。例如,有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合同约定的存货,通常按合同价作为计算基础,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存货超出部分的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为计算基础。
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会计处理
1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方法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方法有两种:可以按单个存货项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