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
B.鸡西市产业调整的方向把第一、三产业作为重点
C.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
D.现在鸡西市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
7.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8.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6
f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回答9~
10题。
国家
储量
产量
消费量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0
0
26
其他
51
3
20
9.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降到2009年的36,
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10.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
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
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11~13题。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
环渤海地区76
2.16
27.70
8.48
全国70
1.77
119.87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1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是
A.能耗较低,水耗较低
B.能耗较高,水耗较高
46
16.34
fC.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D.能耗较低,水耗较高
12.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轻工业比例较高
B.重工业比例较高
C.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低
D.当地水资源丰富
13.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
①环境污染加剧②能源紧张③生产成本提高
④生态破坏加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4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