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造成的:A.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B.二氧化氮的含量增多C.大气中的尘埃增多D.大气中的水汽增多19.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A.经济发达程度B.生活、医疗水平C.出生率和死亡率D.文化教育水平20.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A.人体体貌特征B.语言文字C.风俗习惯D.经济生活文化程度21.下列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A.西班牙语B.阿拉伯语C.俄语D.葡萄牙语22.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B.佛教C.道教D.基督教23.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纽人特别耐寒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B.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D.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意24.下列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A.高山、荒漠B.肥沃的平原C.丰富的资源D.便利的交通25.下列关于聚落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传统聚落只能保护,不能利用B.对传统聚落只要利用,不需保护C.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任意破坏D.对于那些年代久远的聚落,应当拆除以利于美化环境二、综合题(50分)
B
20°
26.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已知坐标点C的经纬度为(0°10°N),请用黑点及字母C在图中标注。..(2)A点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经度和纬度
A15°
20°15°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f(3)A点在B点的_______方向。(4)从五带上看,A、B、C三点都位于带,能看到太阳的现象。
2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地球围绕着
的旋转运动叫公转运动;公转周期是___________。
(2)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填纬线)上;这一天,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_(多或少)。
(3)6月26日,地球运行在图1公转轨道中甲、乙、丙、丁的____________段,相应的太阳直射点在图2中a、b、c、d段的___________段。(4)当太阳直射点处在图2中的a段时,此时段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趋势是(A.全部到无C.一半到全部B.无到全部D.全部到一半)
28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7分1甲村所在地区地形是_____________,A地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42厘米,实际距离是21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式表示)。3A、B两地,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丙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4A的海拔高度可能是____________米。5乙村要从线路①或②处修建引水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