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特点第1页共63页
一、工程特点1、设计新颖、结构形式独特:本工程航站楼钢结构屋盖呈“伞形”,它由xx_榀跨度分别为xx_M和xx_M的空间曲线桁架组成,重量分别为xxT和xx_T,桁架截面为倒置三角形,采用管一管相贯线连接,桁架高差达13M,主桁架(T1,T2)、(A)、(G)轴通过法兰连接底座、(D)轴通过多根发射状的摆式杆支承在3排52根四肢(双肢)格构式钢柱上,屋面通过轻型檀条、系杆连成整体后安装压型钢板及采光天窗。2、所有支承柱为格构式钢柱,最大长度达xxM,“伞形”主桁架中部(D轴)通过摆式杆与钢柱采用铰接连接,摆式杆最在长细比达xx,对钢屋盖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要求很高。3、屋盖钢结构设计在xx层(xxm)予应力楼板上,楼面设计荷载为xxkgm2航站楼四周施工场地与道路开阔,可满足钢结构现场分段拼装及跨外吊装的需要。4、工期紧:要保证xx_具备送气条件,航站楼必须全封闭,
f这样地下室工程施工需xx_月份进场,xx_月份完成并具备钢柱吊装条件;而钢结构的制作工作尚未开始,要保证xx_月份初钢柱进场特别是主桁架的制作能满足现场拼装及吊装的需要,难度很大。
施工难点第2页共63页
二、施工难点:1、承重柱为格构式钢柱,长细比较大(最高达xxm_),与xx_m楼板采用悬浮式连接,当主桁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应力、应变及xx_m楼板发生位移时易产生扭曲与变形。2、摆式杆长细比达xx_,与主桁架及支承柱采用铰接,其自身刚度和稳定性控制难度较大,易产生失稳。3、整个钢屋盖结构为轻型结构,其整体刚度与整体稳定性均较差,应力、应变难以控制。4、总体工期紧,各工序交叉配合尤其是xx_楼板、予应力张拉与屋盖结构的交叉施工配合难度较大。
方案选择第2页共63页
三、方案选择:针对上述特点和难点,我们对可能适用于位该工程屋盖钢结构的三种施工方案在安全可靠性、质量控制、工期控制及成本投入四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分析与比较:
f方案一:“高空拼装、单无滑移、分片累积滑移就位”基本思路是:在航站楼(14)轴线嗖贾台K5050行走式塔吊,利用φ48×35脚手架钢管在航站楼一端搭设22M×110M滑移拼装胎架,并沿(A)、(D)、(G)轴布设滑移轨道(43kgm)((A)轴滑移轨道安装在托架梁上),(D)、(G)轴线的滑移轨道安装在布置于700m楼面的滑移承重架上,T1、T2各分段桁架通过行走式塔吊吊装到拼装胎架上进行组对、校正、焊接及屋面檀条、系杆的安装(根据需要可将屋面板、采光带等安装好),将拼装好的分片桁架(46榀)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