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底标高:70500~83300m;层底埋深:020~150m。该层呈松散状态,力学性质不稳定。2层含砂粉质粘土:灰褐色,孔隙发育,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摇震反应无,含510砾石,可塑。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80~470m,平均194m;层底标高:71240~80010m;层底埋深:110~510m。该层呈可塑状态,主要分布在沟谷底部及两岸局部出现,厚度变化较大,厚度0847m,分布不连续,局部含砾石;透水性差,工程性质一般。3层砾砂:灰褐色,砾石主要为花岗岩残坡积物,砾石一般粒径14cm,最大大于6cm,砾石以次棱角状为主,光洁度较差,砾石含量3040,充填物为砂土,稍湿,稍密中密。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70~470m,平均194m;层底标高:70240~83040m;层底埋深:100~580m。该层呈稍密中密状态,沟谷底部出现,分布不连续,透水性好,工程性质良好。31层粉质粘土:灰褐色,孔隙发育,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
f中等韧性,摇震反应无,可塑。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m;层底标高:70250m;层底埋深:470m。该层呈软塑状态。41层花岗岩:浅红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体多呈粒状及碎块状,风化裂隙很发育,为强风化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30~390m,平均207m;层底标高:69970~86060m;层底埋深:130~880m。该层属软岩,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节理裂隙很发育,工程性质良好。42层花岗岩:浅红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体多呈碎块状及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为中等风化层。该层未穿透。该层属较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节理裂隙较发育,工程性质良好。
X3
水文地质条件尾矿库地处呈近东西走向的山谷内,山谷三面环山,和邻谷无
水力联系。沟口筑坝后,库区为一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库区汇流面积约146km2,沟内地表径流不发育,勘察期间为丰水期,根据钻孔揭露,本场地仅7个孔可见地下水,均为地下潜水,其水位的升降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根据勘察场区所取地下水质检测报告(见水质分析检测报告),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结构有微腐蚀性,尾矿库建成使用后环境水腐蚀性主要取决于尾矿水的化学成分。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的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变化幅度为0520m。
f该区主要含水层为砾砂层及岩石强风化层,均为地下潜水。
X4
不良地质作用库区两岸基本对称,地形较简单,山体稳定,植被较发育,工程
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库区内局部第四系覆盖层较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