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于局限性。一、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11课,上接《鸦片战争》,被称为“鸦片战争的回声”,同时太平天国运动也是辛亥革命等民主革命的先声,在本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近代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学习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历史基础较好的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太平天国运动,对于太平天国运动有着基于基本史实的了解,但认识较为粗糙、浅显,只停留在表象的认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作用等更为实质性的知识掌握不够。鉴于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于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二、学习目标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经过等基本史实;(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3)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材料,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评价《资政新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观察图片和太平天国形势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深入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4)通过推理得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能力,做到论从史出;(5)通过分组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和探究精神,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到人民的巨大力量;(2)通过学习天京事变,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三、教学策略的设计
由于本课内容较多,因此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并采用材料分析法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同时辅之以图片,采用角色扮演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重难点采用讨论法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自主思考,共同进步。四、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资源:教科书、历史图片、史料、网络资源
1
f教学媒体:多媒体、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开场导入)1840年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