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1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A.蒸发量大B.多虫害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13~15题。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少少D.种植园农业D.墨累达令盆地861420①455590②89289③13.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14.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美国中部平原15.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机械化程度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2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
f“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等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从而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回答16~18题。16.按农业的分类,“工厂化农业”应属于()A.种植园农业B.粗放农业C.劳动密集农业D.资金和技术密集农业17.农业生产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体现了()A.科学技术的投入增加B.劳动力投入增加C.农业政策影响的加强D.交通运输条件改善18.发展“工厂化农业”的意义是()A.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B.改变农业地域类型C.丰富城乡居民副食品供应D.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
工厂化农业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方式。通过采用现代化生产装备、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来进行,故具有高产、高效率等特点。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读下列四幅图,完成5~6题。
19.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改造的区位因素正确的是A.①温度B.②土壤C.③水源D.④地形20.图①和②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出现的地区最可能是A.北京市郊区B.河西走廊C.三江平原D.我国南方地区
农业自然区位因素的改造3
f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21~23题。21.甲农业区位的优势是A.人均耕地多B.水热条件好C.劳动力丰富D.科技水平高22.关于丙农业地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混合农业B.是大牧场放牧业C.水源充足D.商品率高23乙、丁两地区发展农业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规模大B.都是商品谷物农业C.劳动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