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的。虽然如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呼吁绿色GDP或者GDP重新改革,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太多需要发展,经济水平还是偏下,在东部也许可以重新衡量GDP统计,在中西部则还是弊大于利。GDP衡量体系一旦变化,这些地区将面临更加不利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就好比教导三岁小孩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又真能做到如此?经济就像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之后才能把握住最美、最好的一幕,让一个还没有发展的经济区域妄谈环境、低碳必会引来因噎废食。接着在二十四章里,曼昆谈论了消费物价指数(co
sumerprizei
dex)。这是一个非常有大众缘的指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CPI的确是一个抢眼的词汇。首先,曼昆介绍了消费物价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所谓的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所支付的总价格。根据各种商品在消费者消费中重要程度高低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当年总支出。再确定某一个基期价格,利用下面公式:消费者物价指数(当期总物价基期总物价)×100然后通过计算相邻年份或月份CPI的变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的比率。当然,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其固有的弱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不了消费偏向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所以一揽子商品必须适时而变。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反映新产品和质量的变动。如消费者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一个指数,而且这两个指数可以相互配合来确定当年物价变动状况。而两者又存在一些差别。从对象上看,GDP平减指数反映的是所有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CPI仅仅是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时非产油国的CPI与GDP平减指数有较大的背离。从统计结构来看,CPI主要是固定的一篮子商品,而GDP平减指数主要是根据当年生产情况来确定。在第二部分,曼昆讨论了美元价格比较和真实、名义利率。因为经济运行中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20年前的人民币肯定不是今天的人民币,这就需用一定换算公式来进行比较:当今的货币数量T年前的货币数量×(T年前的物价水平当今的物价水平)。而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总体上讲,这一篇介绍了两种最基本的数字,一个是反映生产水平的GDP,一个是反映物价水平的CPI,这也是构成宏观经济运行检测非常重要的两个指标。第九篇中介绍了长期中经济真实情况。在第二十五章里,作者论述了GDP增长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一个经济体按照a的速度增长,那么在(70a)年份时就可以实现翻番。国与国之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