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讲义
中国文学史(上)
“文”的意义:甲骨文中的“文”(人胸前之花纹)
第一编先秦文学公元前5000年前21世纪:传说时代前21世纪前
17世纪:夏朝前16世纪前11世纪:商朝前11世纪前256年:周朝
其中:前11世纪前770年:西周
前770年前256
年:东周其中:前770年前476年:春秋
前475年前
220年:战国
时代特征
商朝:鬼神崇拜的时代
周朝:理性时代。敬礼重德。“郁郁乎文哉”,中和之美。怨而不怒,哀而不
伤。
春秋:和谐典雅,温柔敦厚
战国:纵横捭阖,富于激情,尖锐深刻
第一章神话
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神话自然神话
神话的意义:凝聚先民,共同的图腾,共同的信仰和祖先崇拜,曲折地反映历
史
文艺的起源意义:诗乐舞合一,巫术祭祀仪式(屈原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
响:《红楼梦》,孙悟空,铜头铁臂,聊斋中的鬼狐,《封神演义》,《镜花缘》
第二章《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集了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今文三家诗:鲁、齐、韩;古文:毛诗“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乐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的意义:反映婚姻爱情表现战争徭役咏叹农业生产表现日常生活(燕飨)抨击现实政治叙述部族历史祭祀时祈福禳灾
16
f《诗经》的艺术特点:一、赋比兴二、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节奏鲜明短促三、用字精妙,词汇丰富,修辞手法多样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尚书》与《春秋》:《尚书》:商周记言史料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比较可靠的作品从《商书〃盘庚》开始。《尚书》的文学意义:一、虽主以“记言”,却已具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样表达方式。二、文字古奥艰深。三、文风质直古朴,不事藻饰。四、是“记言”之祖,且结构完整、独立成篇,在文体上对后世散文有一定的影响。《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它记载了自鲁哀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一、是我国记事文之祖,并开创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二、叙事简要洁净、平实含蓄。三、其经学的地位和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及简练严谨的笔法,对后世文、史学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