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江苏2018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学必修三教学案:内环境与稳态
课题名称内环境及稳态
学测要求:1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
A级
2内环境及稳态的调节机制
B级
3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B级
4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B级
5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A级
学习重点
内环境;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
稳态的调节机制
教学步骤:
一、课内基础巩固
1.体液:指人体内所有的液体。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2.体液之间关系
3.细胞外液的成分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
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5.不属于内环境的物质有:血红蛋白、糖元、淀粉、消化酶等;属于内环境的物质有:尿
素、氧气、二氧化碳、血浆蛋白等。
6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正常的人体温度37℃(一般变化不超过1℃)。
7内环境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的状态,使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8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9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0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
比较长
11温度感受器主要位于皮肤中,体温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中,冷觉中枢、热觉中枢位
于大脑皮层中。在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12饮水不足、食物过咸等因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
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中,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水分,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中。水平衡调节中
枢位于下丘脑中。
13
f江苏2018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学必修三教学案:内环境与稳态
课堂巩固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