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猫教学反思
这学期我在语文教研组内和大家一起研究探讨《猫》这篇课文,通过研究实践,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和体会。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把猫的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述得栩栩如生,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学生也非常喜欢并且爱学。于是我在教学中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能力。一、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思考:猫的性格怎样?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猫的这个性格?这些性格特点怎样?作者是怎样将这些矛盾的词语连接起来的?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以后,然后通过朗读、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三自然段的教学中,由于行文特色和第一自然段大致是相同的,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反馈交流时,一位学生条理清晰,很快讲出了猫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的表现以及勇敢和胆小的性格特点,这是高于一般学生的思维广度,也显示出了这位学生非常强的学习能力,这正是我们着力想培养学生的方面。也许因为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找的重点词还是比较准确的,紧接着学生又结合具体的语句深入谈了自己的体会,因而为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猫的性格:在学生找到猫那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以后,分别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这个特点的句子,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并从中找出重点词语。例如:无忧无虑、一天一夜、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学生有亲身体会,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于“屏息凝视”这个词语的理解,我采用了让学生亲自体验,再加上“一连就是几个钟头”的理解,学生自然就体会到了猫那“尽职”的性格。2、在小结中提升,深入理解“古怪”的含义: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猫那三方面矛盾的性格以后,我为学生出示了填空题: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这些看起来互相矛盾的特征,但又是事实,所以
f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学生通过学习以及板书很快理解了这些古怪之处,并且做出了填空。
3、通过对比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最为关注的还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第二自然段的句子,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与学生实际的理解有距离,特别是“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个句子。为此,我首先设计的是比较朗读,其次是以梅花图引发美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