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静心10分钟练字),“三上”(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1读书交流,教师心灵的雕刻师。这是一个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工作之余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本学期我们尝试性地开展了“阅读吧”、“知乎”读书交流活动,效果超出我们的预估。老师们能将自己阅读到的文章与书籍进行交流与推荐,并能结合自己的阅读
f所感所得所思所悟与大家一起分享。除专业性的书籍与文章外,还有自己对人生、生活的一些感悟与思考,使得我们在交流中不单单是专业素养的共学,更是在活动中能静下心来真正地对人生的价值、追求与理想思考。“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每日静心十分钟,教师心绪的舒缓剂。繁杂的教学工作,时常会将教师们带入焦躁的状态,面对大量的教学任务,教师难免会产生职业倦怠每日静心十分钟则很好地缓解了教师的情绪,工作闲暇,起笔静书,是情趣,也是悟道。“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3教学随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力器。我校近年来一直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类的外出培训学习、评选活动参与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赛事活动外,专业设计的教育随笔则可为教师的创作提供方便。教师们可以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育随想记录下来,瑞士作家海塞说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相信我校用心写作的教师应该体会到了这种美,这种心醉的感觉了!下学期,我们基本延续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安排,对部分活动进行调整。调整内容为课堂教学研讨课的安排。通过本学期的实践,我们的课堂研讨课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密度偏大,部分教师疲于应付,说议环节进行的不深入、效益低;二是缺乏示范性,一学期的教研课结束,部分教师的课“涛声依旧,未见改变”。
鉴于此,下学期我们将推出新的课堂教学研讨方式,以“骨干
f教师先示范、优化组合共研讨”为主线推行新的研讨方式,即各学科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组长先做示范课,影响和带动同学科教师共同发展。鼓励教师自荐或由校教研室优选出校内学科优秀教师承担研讨任务,与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组成教研团队,每人作课不少于2次。校优质课可在录播室进行,作课、议课可同步也可分步进行,即作课教师可提前录制好,集体教研时间则先观课后议课,以此来保证学科教师议课的质量。新课堂教学模式一定要深入推进,绝不能流于形式。
同时,我们还将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提前一周安排相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