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的故事
教材分析:
《老树的故事》是著名作家柯岩创作的一首儿童诗。诗中以孩子的语气向老树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问老树的年龄,问住在老树上的小鸟以及小鸟的歌唱,问老树知道的故事。整首诗体现了人、树、鸟三者间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相融相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全诗充满了童真与童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材安排了15个生字:这、百、吗、身、安、谈、礼、服、音、乐、告、诉、吧、所、童。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老、故、事、百、岁、安、家、唱。课后思考题为:你还能对老树提什么问题?旨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2、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挂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观察,从而了解老树的特点。在教学初,可以让学生观察挂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这是一棵“老树”的?让学生在有趣的谈话中进入本课学习。对于生字的教学,可以借助文后生字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采用测读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识情况,尊重学生的已知经验,根据学生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老师”领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教学。要求写的字重点指导:老、岁、安、家写“老”、“岁”时,教师先作示范,要让学生重点观察它们的第四笔应当写在什么位置,然后再让学生描红。写“安”和“家”时,同样让学生先观察“”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描红,防止写歪了。本首诗歌是以设问的形式谋篇的,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充满了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使学生了解整首诗歌的问题,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听中体会当时情景。并通过开展有趣的活动:如向老树提问题、扮演老树讲故事、扮演图中向老树提问题的小朋友等,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思维、想象、表达的空间。
相关资料:
柯岩,女,满族,籍贯广东南海,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开始创作至今,从事多种文学形式的写作,已出书40余种。主要有:儿童文学《小兵的故事》、《柯岩儿童诗选》等;政治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雷锋》;报告文学《奇异
f的书简》、《船长》、《美的追求者》、《癌症不等于死亡》;戏剧《相亲记》、《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