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PYXZB40
评审目的:评审项目就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评价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现状描述公司已根据ISO140012004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制定了环境手册与24个程序文件,用于实现环境方针和目标。环境手册中规定了其适用范围:适用于那些可为本公司所控制,以及可能希望本公司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最高管理者已确定环境方针:1、环保至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增强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2、市场至先,坚持持续改进环境绩效,加强环境污染预防;3、效益至上,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逐步实现节能降耗的环境目标,降低生产成本;4、以人为本,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公司已建立《环境方针控制程序》,明确环境方针的制定、实施与更改的方法与要求。确定了内、部公众取得方针的途径。公司已建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控制程序》,明确了环境因素识别的时机、步骤、方法,以及评估环境因素重要性的方法。公司识别出336个内部环境因素,20个相关方环境因素。并根据环境因素评分规则确定了8个重要环境因素。公司已建立《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和识别控制程序》,明确了获取范围、获取途径,并要求对已识别的法律法规确定其适用性与合规性评价。评审主持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评审时间评审结论(包括改进措施)基本符合ISO140012004标准,能够为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目标提供基本途径,环境手册与程序文件可操作性较强。
版本:B版
41总要求
42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适合于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体现了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体现了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可满足为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指明方向,确定原则;与公司的总体经营宗旨和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431、环境因素
43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环境因素的识别是比较全面的,识别过程中考虑到了正常和异常的运行条件、关闭与启动时的条件、以及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同时已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法律法规的识别是较为全面的,识别过程中确定了这些要求是如何应用于公司的环境因素。
Pg1of6
f评审目的:评审项目
就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评价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现状描述公司已识别出125个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建立了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