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
通常对背景技术的描述应包括三方面内容:(1)注明其出处,通常可采用给出对比文件或指出公知公用情况两种方式;(2)简要说明该现有技术主要结构和原理;(3)客观地指出存在主要问题,切忌采用诽谤性语言。背景技术部分所引证的文件应满足下述三个要求:(1)引证文件应当是公开出版物;(2)引证外国专利或非专利文件的,应用原文写明文件的出处及相关信息;(3)除引证申请日前的非专利文件、外国专利文件和中国专利文件外,还可引证申请人本人在申请日前或申请日当天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在申请日前尚未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但该文件在公开日前应公开。
3、发明内容
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并对照现有技术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章第十八条)
(1)解决的技术问题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常针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发明所取得的效果提出,也就是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任务。(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前称作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要求是:①体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主题名称以及发明的类型;
f②应采用正面语句直接、清楚、客观地说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③应具体体现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又不得包含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④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2)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说明书的核心部分,其描述应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能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具体要求:①清楚完整地写明技术方案,应包括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②用语应当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用语相应或相同,以发明或实用新型必要技术特征的总和形式阐明其实质;③必要时还可描述附加技术特征,为避免误解应另起段描述;④若有几项独立权利要求时,这一部分的描述应体现出它们之间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3)有益效果应清楚、有根据地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通常有益效果可以由产率、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根治,以及有用性能的出现等方面反映出来。具体要求为:①可以用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结构特点的分析方式、理论说明方式或用实验数据证明的方式或其结合来描述,不得只断言其有益效果,最好通过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而得出;②对机械、电气等技术领域,多半可采用对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