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族问题的构成颇为复杂,大体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伴有宗教文化因素、以族裔为单元的移民问题;第二则是以地域为单元的民族分离主义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的民族主义运动逐渐活跃,民族冲突如星火燎原般骤然生发,当时冲突爆发的主要地区集焦于民族文化、民族语言完备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岛屿及边境地区,例如巴斯克地区、科西嘉岛等。之前的民族主义运动尚算温和,从60年代中后期开始,激进民族主义出现,并且表现出分离主义倾向,诸如“科西嘉民族解放战线”等地方分离主义武装组织不断成立,这些组织通过武装暴力活动来“实现”其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理想。进入七八十年代,法国的民族分离主义演变成燃油之势,每年上千起的暴力活动带给法国政府和人民巨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以上民族分离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由于某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法国其他地区的不平衡;第二是强烈抵触法国政府实行的隐性同化政策。其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直至进入20世纪90年代才日渐平息。从目前的形势分析,民族分离运动对法国政府造成的威胁已微乎其微,但对其社会族际关系的深度映射确实客观存在,比如,直到今天法国科西嘉岛的问题依旧悬而未决,其岛上很多人依旧要求实现独立。近年来,法国移民问题性质上渐趋复杂化,这个特性是在“巴黎骚乱事件”发生后逐渐彰显的,其移民问题的主要集中范围是非洲裔黑人和穆斯林群体,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的法国,主体民族和人口比例超过两成以上的少数族裔之间存在程度各异的隔阂感和难认同感,这其中表现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包括阿拉伯人在内的穆斯林群体,由于经济、行政、种族歧视等因素影响,法国的非裔、穆斯林裔以及亚裔等少数民族,在法国社会生活中缺失平等感,比如,2009年一份巴黎大学的调研报告显示,“在条件相当情况下,求职者带有阿拉伯裔或非裔等姓氏的简历要比带着法国主体民族姓氏的简历,所获得回应次数少上五倍以上”③。此外,以他国移民为目标暴力排外事件也屡屡发生,比如,在2013年的6月14日,中国六名留学生在法国被暴力袭击,这是一场被法国警方定性为暴力排外事件。从移民问题根源分析,某些法国人认为是宗教信仰和文化相异而产生冲突,然而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之间固然有差异存在,对不同民族间的沟通了解也的确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但从本质上分析,法国民族问题近年来不断凸显绝非偶然,也非仅是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文化冲突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更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