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应用
地形测图又称为碎部测量,就是置镜于图根控制点上,测其周围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相对于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和规定图式符号缩绘在图纸上。即成地形图。
第一节碎部点测定的基本方法
碎部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测定地形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平面位置的测定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距离交会法和角度交会法,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常用极坐标法测定地形特征点的位置。一、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将仪器安置在控制32点上(测站点)测定已知边和碎部点方向的水平夹角,测定测站点至碎部D141点的距离和高程,即可确定点的位D1置。如图81所示,A、B、C、D是A33D22导线点,1、2、3、4是房屋的特征C点,安置仪器于A点,在2点竖立标DB尺,测水平角∠2AB即;1,测A2图8-1极坐标法水平距离D1,若需要高程,则测定A2的高差,根据A点已知高程推算出1点的高程。同法在其它导线点分别测出1、3、4点。根据距离和角度将各点绘在图上,就可勾绘出房屋的平面位置图。二、角度交会法如图82所示,角度交会法是分别在两个导线点A、B安置仪器,测出导线边和碎部点的水平夹角、。利用图解法得碎部点的位置。此方法适用于目标较远或不能到达的碎部点。三、距离交会法324
C
221
A1
B1
3′4′
A
如图82所示,分别从导线点A和B图8-2角度交会法量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A1、B1,按比例尺在图上用圆规即可交出碎部点的位置,称为距离交会法。此方法适用于距离控制点较近的碎部点。距离不要超过一整尺。
B
122
f四、直角坐标法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可以用碎部点到导线的垂距和该垂足到导线点的距离确定。如图82所示,以B、C两个图根点的连线为基线,选C为起点,量取房屋角点3、4至垂足3′、4′的横距,再量取起点到各垂足的纵距。以测图比例尺,用小三角板按纵横距绘出点的位置。此方法适用于测量狭窄的街道两侧的地物。
第二节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顺利完成地形测图工作,测图前应收集整理测区内可利用的已有控制点成果,明确测区范围,实地踏勘,拟定实测方案和确定技术要求,准备仪器工具、图纸和展绘控制点等工作。一、图纸准备目前聚酯薄膜图纸已广泛取代了绘图纸,它具有伸缩性小、透明度好、不怕潮湿等优点。可直接着墨晒图和制版。图纸出厂时,已经印刷坐标格网,可直接使用,可将图纸用透明胶带纸固定在图板上。若选用白纸测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