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_____等人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为______效应。22.标准化成就测验具有______、计划性和______。23.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使用实物直观、______和______这样三种直观方式。2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______、道德情感和道德______等三大成分。25.学习动机的两种基本成分是学习______和学习______。三、简答题26.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几方面?27.心智技能形成要经过哪些阶段?28.学习策略的特点有哪些?29.常用的品德教育方法有哪些?30.有的学生总把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说成任务作业、考题太难,这是一种什么归因?有什么坏处?四、论述题31.结合教学实际,说说怎样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2003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B4.D5.C6.B7.A8.D11.12.DC13.C14.B15.16.DC17.B18.D二、填空题
9.A19.D
10.C20.C
28.1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2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29.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别;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6
f30.1这是一种成败归因理论。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3这种状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导致学习效果差。四、论述题31.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语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