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地位。在更为广泛的地区产生了从捕猎动物到驯养动物的原始畜牧业,有许多民族部落开始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由于原始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低,以及收获的不稳定.人们仍然保留着采集与狩猎习俗,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在我国,从母系氏族社会到夏商周三代,“五谷”“六畜”已经出现,生产工具从木石工具发展到青铜工具,新的耕作制度逐步、形成。(2)传统农业民俗)传统农业是使用铁制农具,利用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以及自然有机肥料,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的农业。这一时期农业的典型特色是依靠经验的积累和传承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民俗事象。由原始农业演变为传统农业的过程,在西方是从奴隶制的希腊和罗马开始的,在中同则发端于春秋战国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时候。由于铁制农具和畜力的使用,促使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有了改变动植物生育环境的能力,摒弃了“刀耕火种”的游耕习俗而采取新的耕作方式。在欧洲,出现了以休闲轮作为主要内容的二圃制或三圃制的农业民俗;在中国,较早地形成了以耕、锄、选种、施肥、浇水、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等方法密切配合的农作方式,有的地区出现了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方式。(3)现代农业民俗)
f现代农业是以实验科学为指导、工业技术为装备,以商业生产为目的的农业。自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差异,一直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之中。尽管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初期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变,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在继续。这时的农业生产除了还继续利用手工农具、畜力,以及使用自然肥料、沿袭一些传统农作方式以外,着重依靠机械、化肥、农药和水利灌溉等现代技术,工业部门为农业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与能源。不过,大量燃料、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环境与食物,引发了现代的农业危机,如英国的疯牛病、口蹄疫。这便促使现代农业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吸取传统农业经验,向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回归。而伴随这一回归的过程,也必将在吸收传统农业民俗的同时,产生新的农业习俗。所以,现代农业民俗一方面承袭了传统农业民俗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农业生产与生活模式。原始的、传统的农业民俗大体包括了生产工具民俗、生产技术过程习俗和相应的人文仪式民俗,而现代农业民俗主要表现为生产习惯,褪去了神秘的信仰禁忌内容。2、农业民俗的类型、农业是指人类利用生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