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标准化测验(sta
dardizedtest)通过一套标准程序对个体实施的方法,具备主要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公认水
平。2、常模(
orm)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3、信度(reliability)指测验分数的可靠性,通过对测验分数测量误差的计算来估计。4、效度(validity)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5、标准情境(sta
dardsituatio
)指从测验的实施条件到判断结果的整个过程均要统一,被试者处于最能反映所要测查心理活动的最佳时期。6、评定量表(rati
gscale)对自己主观感受力和他人行为的客观观察进行量化描述的方法。7、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i
terve
tio
)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
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治疗是心理干预中最常用的方法。8、折衷心理治疗(eclecticpsychotherapy)又称方法任选,主张灵活地选择,综合应用对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9、行为治疗behaviortherapy行为治疗behaviortherapy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对
行为问题的分析、检查,确定操作化目标和制定干预的措施,改善病人适应性目标行为的数量、质量和整体水平。
10、厌恶疗法(aversio
therapy)根据操作条件反射中的惩罚原理,在某一特殊行为反应之后紧接着给予一厌恶刺激如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的和自我厌恶想象等不愉快的刺激,最终会抑制和消除此行为。11、移情(tra
sfere
ce)病人情感的转移,将治疗者看成是过去与其心理冲突有关的某一人物,将自己对某人的体验、态度、幻想等有关的情感不自觉地转移到治疗者身上,从而有机会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包括正移情和负移情。12、患者中心疗法(clie
tce
tertherapy)也称询者中心疗法,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C)于1940年代创立,主张通过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的心理治疗。
13、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的理论作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通过人际交往,应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去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医疗护理
f的最佳作用。14、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s
采用广义概念。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医师资格考试中使用狭义概念,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15、习得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