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网络文明小公民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3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难点:如何去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绿色上网”。[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了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其中一条是:“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与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的责任意识。”必须了解计算机的法律和法规,建立计算机的安全意识,从小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预防计算机病毒,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此课重在其教育性上。1、布置预习作业,请学生收集有关计算机病毒发作现象、杀病毒软件的信息。上课时先请学生发言,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2、教师备课资料要准备充分:近期破坏性强的计算机病毒特点、国内主要的几种杀毒软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3、以生活中的实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冒”等,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名称来、源。但强调计算机病毒侵害的客体是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举例说明危害的严重性。4、以“黑色星期五”“CIH”病毒发作条件为例,引出调整系统日期的操作。病毒发作、日期过后,还需要将系统日期调整正确。5、让学生讨论:随意复制和删除文件的危害,日常应有的道德规范和良好习惯。6、由于学校计算机一台机器多人使用的特点,难免会出现将别人的文件改名、删除的现象,而且常会伴随着报复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需常提醒,养成良好的习惯。7、补充介绍常用的国内杀毒软件,如“金山毒霸”“瑞星”和“kv2005”、,一定要强调使用正版杀毒软件,且定期更新。8、介绍绿色上网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网络上也充斥着一些不良的内容,学生要注意保护自己,不去浏览这些网站和网页。[参考资料]
f1、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简介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简介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或指令集合。这种程序能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自我复制传播和扩散,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和破坏。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传染和潜伏等特点,所以人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一般通过存储器和网络传播。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①隐蔽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