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部分同学不把诚实守信,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作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不再相信世上有真诚、信任和帮助。欺诈、虚伪狡猾等丑恶现象被部分同学奉为圣明,认为自己要有这样的本事才能适应社会成为人上人。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平时表现还不错,热情、克已、守纪律,但他们以虚假的一面展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一遇关键时刻就原形毕露,使人难以相信、瞠目结舌。有的同学平时贪玩好耍,学习不努力、迟到、早退、旷课、思想上政治上不求上进,到了毕业求职时,才痛感自己干货太少,于是乎造假制假在自荐书上下功夫。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实践目的:
1诚信,作为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
2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重任。而面对另人担忧的大学生诚信问题,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迫不及待。因此,了解我们大学生的具体诚信状况对于我们解决诚信缺失问题至关重要。
3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树立包括诚信在内的健康的价值观,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中。所以通过调查,具体的数字和详细的分析,有利于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社会的现象,
2
f唤醒人们对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关注。
研究方式
通过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
研究对象
四十位本科在校生
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报告问卷发放了四十份,实收四十份,其中有效卷四十份,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初步大概了解了大一在校本科生的诚信状况。
大一在校本科生诚信现状分析:
现状一:大一在校本科生总体诚信状况还不错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同学中375对诚信的理解是“言必行,行必果”,30对诚信的理解是“脚踏实地,老实做事”,20对诚信的理解是“一种道德的约束”,125对诚信的理解是“答应别人的事,即使力不从心或违反规定也要信守承诺”。并且65的同学对自己的诚信状况打分都是80100分。可见,刚刚到大学的大一新生,对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充满了期待,还带着高中时的单纯和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