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①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之乎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
C.①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①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2.A两个“以”字都是介词用、拿的意思。B项:“其”,分别是代词它(指鹤)、表反问的语气词;C项:“而”,分别是顺连词、表修饰的连词,D项:“于”,分别为介词“到”和介词“从”。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缺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易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
f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13.CA项:“明年”,文中义指那一年的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古今异义;B
项:“适当”,文中义指刚好挡住,今义是形容词“合适”、“恰当”的意思,古今异义;D中“南
面”,文中义指面朝南方,今义是方位名词南方之意,古今异义。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14.D其实这个选项未必是错的,根据文意,放鹤招鹤之歌的作者有两种说法,一为苏轼,一为山人。命题者认为是苏轼,故这样设置题目选项,作为高考试题,观点的明确性、周密性应是无隙可击的,学术上存在着争议的东西不应进入试卷。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饮酒于斯亭而乐之。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译文:
⑵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译文:
⑶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译文:
【200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ftaotitl100com
记旧本韩王后欧阳修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干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