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文献编
第一章
社会科学文献概述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伟大斗争中,需要各种知识。要获得这些知识,除了直接实践外,更多的是要学习和吸取前人的经验、思想和知识,即充分利用文献。本书介绍的重点是社会科学文献。
第一节
文献的涵义和分类
一文献的涵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给“文献”下的定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载体,除纸张外,还可以是甲骨、金石、竹木、缣帛、胶片、磁带等。东汉以来,甚至在今后很长时期内,纸都是全人类知识的最重要的载体。当然,也要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胶片、磁带以至光盘等各种新型的知识载体将越来越普遍地被采用。(《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ISODIS5127的定义是“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
f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二文献的分类
文献如不加分类,就很难为人们掌握利用。但分类又有不同的标准。
首先,可以按照文献的载体分类。根据载体的不同,一般把文献区分为印刷型(应该说是传统的典籍型)、缩微型(印刷型的变体)、视听型(包括有声语言)、机读型(采用电脑存贮、传输、检索各种文献)四大类。纸在作为文献载体方面占有巨大优势,因此也有把文献分为“纸型”和“非纸型”的说法。第二,根据文献的内容或写作和出版的特征分类。通常分为图书、报刊、政治文献、学位论文、科学报告、专利文献、会议录、档案、技术标准、手稿、图表、乐谱等等。其中,图书、报刊占的比重最大,使用最广泛。第三,从对文献的加工程度,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凡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都是。比较常用的是专著、论文、调查报
f告、档案材料等。一次文献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
二次文献,也叫检索性文献。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如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考的文献。主要的二次文献是书目、索引、文摘。中国古代的类书也可以归入此类。这是最重要的检索工具,提供一次文献的线索。
三次文献,可以叫做参考性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依据一次文献作出系统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如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等单篇文献,以及百科全书、词典、年鉴、手册(指南)、表谱等专书文献。这是能直接提供参考答案的检索工具。
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