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0引言如果要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开发质量,必须有相应的考核制度,有了制度后才能推动开发人员想方设
法改善自已的开发质量。目前研发对软件开发的过程缺乏细粒度的度量,所以不能依据有效的度量数据来考核开发人员的工作绩效,大部份只是凭考核人主观意志来考核,不能形成对被考核人有效的说服力。此绩效考核办法旨在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客观地评价开发效率和质量。1目的
对软件开发的过程所产生的软件项的质量和过程进行定量的评价,用评价的结果指导软件的开发过程,不断地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水平,并依据度量记录来考核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绩效。2软件项包括
1)技术文档: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报告、需求分析报告、软件功能规格说明、开发计划、系统设计报告、测试文档、用户手册、总结报告等;2)计算机程序。3度量数据的来源1)项目计划;2)评审报告;3)测试报告;4)问题报告;5)软件维护记录;4质量度量41度量指标主要根据各类软件项检查表的检查指标来确定,例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表(见附录1),有10个检查指标,则根据具体项目检查侧重点不同,可从中选择相应的检查指标作为度量指标。42质量等级1)软件项的质量等级的确定根据度量综合指标进行。2)度量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Total∑QiMi。3)其中i12
代表指标数量;4)Q代表度量的指标;5)M代表度量的指标Q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系数,对不同的开发项目可能不同,此系数根据开发的不同着重点给出。度量指标权重系数表:序号指标权重1指标1权数12指标2权数23指标3权数34指标4权数45指标5权数5加权平均分106)质量评价:一般地,根据度量综合指标值,有以下评分标准。质量评价计分标准表序号得分质量评价190~100优质280~89良好360~79合格4低于60劣质
f43度量指标计算方法1)度量指标评分标准:根据软件项的各检查指标的缺陷率来确定,既为每项度量指标制定计分标准,缺陷率越高得分越低。度量指标计分标准表序号得分缺陷率范围19~10范围137~8范围345~6范围45低于5范围52)缺陷率来源:主要是各软件项检查、评审、测试的过程所产生的缺陷跟踪表(见附录2),缺陷跟踪表中的缺陷类别对应检查表中的检查指标。3)缺陷率单位1结构化方法需求文档:以功能点或文档页数为单位(缺陷数功能点、缺陷数页)。设计文档:以模块或文档页数为单位(缺陷数模块、缺陷数页)。软件代码:以模块或代码行数为单位(缺陷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