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更衣记》导学案
一、文本探究
一整体感知1阅读课文,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提示】第1、2段,由晒衣服而引起对服装的回忆。第3至第13段写清代服饰变化。第14至第24段,写民国时期的服装特点。2《更衣记》描述了中国自清代到民国期间女子服饰的变化,请按文中提示的时间,用简洁的语言将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概括出来,此外,谈谈作者又是如何解释服饰与时代的关系的。《更衣记》中所描写的不同时代服饰特点。【提示】满清三百年服饰的总体特点迂缓,安静,齐整,没有什么时装可言。清开国时期女子服饰保留显著的明代遗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表现出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从细部说对细节过分注意,繁缛的图案没有实用目的,只是有闲人的自我欣赏。光绪三十二三年服装开始革命,变小,变紧,头重脚轻,无均衡。民国初天真,轻快,愉悦,大胆,舶来品特征明显。军阀时代千变万化,花样翻新。1921年以后旗袍出现,并由最初的严冷方正,排斥女性特点,到后来的紧缩、理智化,再到奇异搭配,然后是变得简洁,突出人体轮廓,最后是形式主义的复兴,向传统回归。二细节探究1民国初年的服饰有哪些变化?请归纳概括。【提示】1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3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2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舶来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
2民国初年的服饰变化,各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现状?【提示】1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社会现实: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2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舶来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社会现实:西方思想与文化涌入中国,人们全盘接受,崇洋媚外。3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社会现实: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抄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上去的时候,也同样地千变万化。3在张爱玲笔下,女子的时装始终与政治时事相连,请分析下面几句话所体现的女子的地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f1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来高的金属顶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
2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颇,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了双下巴。3直挺挺的衣领远远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的丰柔的肉身。这儿有讽刺,有绝望后的狂笑。【提示】女子服装的改变始终与时政变化相连,反映女性从衣饰到身体,从身体到生存和自由,始终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