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16分)
1、在词源学意义上,“美”包含肉体、()、口味等多方面含义。
2、艺术中“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
)、对照、形式创造。
3、符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
”。
4、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建构中国(
)。
5、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
)直接相联系的。
6、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
)艺术。
7、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目标性、(
)、连续性、迁移性。
8、教学(
)是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学艺术的最基础、最直观的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4分)1、美学主要是一门()A人文学科B自然学科C社会学科D实验学科2、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宗炳提出了()。A“畅神”说B“虚静”说C“移情”说D“感物”说3、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方面。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感人,以理服人4、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基础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基本符号是()。A点
fB线C面D体5、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德国B美国C英国D奥地利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7、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的基本特征之一。A戏剧B戏曲C电影D电视
三、判断题(15分)1、美育和体育在完成完整人格的目标中联系紧密,不可或缺。2、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3、3、音乐和舞蹈是抒情性最强的艺术。4、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的制约,不具有美育的效能。5、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四、名词解释(20分)1、美的无功利性2、社会美3、技术美
f4、表演艺术5、教学艺术五、简答题(20分)1、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日常心理是对客观对象作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映,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其联系在于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超越和升华,是主体从功利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关照。这种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审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