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考纲解读
(湘教版必修Ⅰ、Ⅱ、Ⅲ册)
高中地理会考《考纲》解读
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a:①“天文单位”,即1个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km;②“光年”,即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距离,1光年约等于94608亿km。强调: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b:天体是宇宙物质存在形式的统称。运动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其有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注意它们间的从属和并列关系。思考: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系与银河系处于同一级别的是?可见宇宙河外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c: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处于第三的位置上。注意: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按行星的新定义,将太阳系的原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称为“矮行星”。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存在生命的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原因:①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和安全的宇宙运行环境。②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适当的日地距离(有了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的存在);适宜的地球自转周期(地表温度变化不至于变化剧烈,保证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适中的体积和质量(有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地球很早出现了海洋;(使地球早期形成的单细胞生命,免受紫外线的杀伤)等。5、太阳辐射的概念组成及热量分配b: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波长范围:0154微米之间,其中04076微米的可见光部分,约占太阳辐射能量的50。人们现在广泛使用的煤炭、石油、风能、水能等,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6、太阳活动与地球:①记住太阳大气的结构a:由里向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②记住太阳活动的类型a: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③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b: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高纬度地区夜空产生极光;造成气候以11年为周期的异常变化,形成了水旱灾害。
1
地月系
f7、地球自转的特征(方向、周期、速度)a:方向:自西向东;极地俯视图上:“北逆南顺”。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