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303100213一、研究背景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连续下发了《关于当前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1号文件,把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随后新农保在全国各地试点,到现在随着新农保试点的执行,农民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农民的养老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结解决,但是随着工作的推进,新农保中显现的问题也是日益突出的,为了更好的推进新农保在全国的推行,更好更早的解决我国农民的养老问题,故作此调查报告。
喻勇勇
二、研究综述
⑴新农保的概念“新农保”(即“新农村养老保险”)是相对于过去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胡晓义表示,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⑵新农保存在的问题“新农保”不具备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新农保”强调“自愿性”,体现的是商业保险的特性,而不是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筹资水平低,没有国家兜底,不能起到实质性保障作用,不符合社会保险的根本原则;社会性差,基本上就是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内的钱,与城镇职工和公务员养老保险相比相差殊远。“新农保”制度不统一中国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办法和标准都不一样。从农民的养老保险看,除了“新农保”,还有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专门针对计划生育对象的养老保险等。由于各类保险的办法和水平都不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撕裂了作为整体的社会保险制度。“新农保”统筹层次低“新农保”主要是县级统筹,基金运用空间小、收益低,管理失范现象严重。由于缺乏严密、系统的制度设计,新农保的很多政策是r